“冯康科学计算奖”报奖通告
冯康科学计算奖评奖委员会向海内外数学界通告,第十五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自即日起开始申请,至2023年3月15日截止。欢迎海内外广大计算数学工作者踊跃申请。 根据《冯康科学计算奖奖励条例》,该奖主要奖励在科学计算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年龄不超过50岁(指评奖年1月1日未满50周岁)的海内外华人科学家。 符合条件者可本人提出申请,但需有5名教授(或同等职称专家)的推荐信。评奖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推荐人。推荐信由推荐者直接寄到“冯康科学计算奖”工作办公室。申请资料包括:申请表、个人简历、获奖情况、论著目录、代表性论著(不超过5篇)。 申请表表可从冯康科学计算奖网站: http://lsec.cc.ac.cn/fengkangprize/contact.html下载。 申请材料请寄送至: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蓝白楼“冯康科学计算奖”工作办公室丁如娟(邮编 100190);同时将推荐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dingrj@lsec.cc.ac.cn “冯康科学计算奖”工作办公室 2022年10月13日于北京10-14
2022院士高考回忆录丨袁亚湘:我的人生就像是跳远
我的人生就像是跳远,不论什么阶段,我唯一要做的事是不断努力,最终到达了什么距离,那就是我人生最终的成绩。我不强求,只顺其自然。09-01
2022我所戴彧虹研究员在第24届国际数学规划大会作一小时邀请报告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8月16日21:00-22:00,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戴彧虹在第24届国际数学规划大会作一小时大会报告,报告题目为“Optimization with Least Constraint Violation”,主要介绍了他本人及其与合作者在最小约束违背优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戴彧虹研究员的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非线性优化的历史研究工作出发,受火箭轨迹优化控制模型的启发,面向诸多可能实际不可行的优化问题,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了最小约束违背优化的一般模型。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填补了以往约束优化通常假定问题可行的理论和算法空白。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最小约束违背凸优化问题。通过引入最小约束违背平移优化问题及其性质分析,建立了最小约束违背凸优化问题对偶理论,同时设计了不依赖于原始问题可行性的增广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算法的收敛性以及线性收敛速率。 第三部分针对最小约束违背非凸优化问题,给出了其相应的S-稳定点、M-稳定点和L-稳定点最优性条件;其次提出了罚函数方法并证明了其收敛性,利用光滑函数近似MPCC形式构建了光滑函数法并建立了其收敛性;最后,提出了可以求解一般非线性优化的光滑障碍增广拉格朗日方法(SBALM),根据光滑障碍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具有保凸且二阶光滑的性质,建立了该算法对最小约束违背非凸优化问题的收敛性。 第四部分针对一类最小约束违背极小极大优化问题,介绍了与其合作者首次提出的约束极小极大问题的局部最优解的定义,分析了该类最小约束违背极小极大问题的本质凸性和对偶理论,建立了基于增广拉格朗日函数的最优性条件,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增广拉格朗日方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以及线性收敛速率。 第五部分首先介绍了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在二次规划、线性半定规划和多目标规划中的应用;其次给出了一般不可行测度下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理论性质;最后对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未来可能在双层规划、混合整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展望。 国际数学规划大会是国际数学优化学会的旗舰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也是国际数学优化领域最大规模的会议。戴彧虹研究员作为首位华人被邀请作一小时报告代表报告人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与进展,被视为极高的荣誉。此前,他曾应邀在2016年第五届国际连续优化会议作半大会报告。 戴彧虹研究员长期从事优化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连续优化、整数规划与应用优化方面做出了系统和创造性的工作,发展和完善了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理论并提出Dai-Yuan方法;发展和完善了梯度法理论并提出Dai-Fletcher方法;独立解决BFGS拟牛顿法收敛性公开问题以及合作解决一般升维覆盖割计算复杂性公开问题;2018年和学生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个现代意义上整数规划求解器CMIP。 戴彧虹应邀在2022年7月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邀请报告。他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袁亚湘 戴彧虹)、陈省身数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首届萧树铁应用数学奖。现任亚太运筹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08-29
2022戴彧虹研究员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22)作45分钟邀请报告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7月12日15:15-16:00,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彧虹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22)作45分钟邀请报告,报告题目为“New Trends in Nonlinear Optimization”,主要介绍了他本人及其与合作者在非线性优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戴彧虹研究员的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及非线性优化扎根于Newton和Leibniz发明的微积分,受到Lagrange提出的等式约束优化最优性条件的重要驱动,并在Karush,Kuhn和Tucker提出一般约束优化最优性条件以后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分支,同时也成就了Courant、Fletcher、Mangasarian、Powell、Rockafellar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通过阐述二次有限终止性在无约束优化方法设计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作者与合作者在梯度法、共轭梯度法和拟牛顿法这些基础计算方法方面的近期成果,包括结合Barzilai-Borwein非单调思想和Yuan单调思想的BBQ梯度法、具有某种最优拟牛顿性质的Dai-Kou共轭梯度法以及具有强海色矩阵校正能力的D-BFGS方法。 第三部分在综述约束优化的经典增广拉格朗日函数以及内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介绍了作者与合作者新提出的一种具有保凸性质且二阶光滑的光滑障碍增广拉格朗日函数(SBAL),进而设计了简单实用而具有良好收敛性质的光滑障碍增广拉格朗日方法(SBALM)和其子系统可达顶点(最优解)的内点松弛方法(IPRM),并指出SBAL函数在双层规划、极小极大优化、混合非线性整数规划中大有用途。 第四部分介绍了作者和合作者在研究飞行器轨迹优化问题时提出的一类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及其进展。在给出原不可行凸优化问题不可行性的等价刻画的基础上,给出了其相应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的L-稳定点和M-稳定点最优性条件,并证明了增广拉格朗日方法可以近似求解最小约束违背凸优化问题。最小约束违背优化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填补了以往约束优化通常假定问题可行的理论和算法空白。 第五部分对整个报告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指出非线性优化仍然是一个充满惊奇的研究分支。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由国际数学联盟主办的国际数学界最重要的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被邀请作45分钟报告代表报告人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与进展,被视为极高的荣誉。 戴彧虹研究员在连续优化、整数规划与应用优化方面做出了系统和创造性的工作。他发展和完善了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理论并提出Dai-Yuan方法;发展和完善了梯度法理论并提出Dai-Fletcher方法;独立解决BFGS拟牛顿法收敛性公开问题以及合作解决一般升维覆盖割计算复杂性公开问题;2018年和学生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个现代意义上整数规划求解器CMIP。 戴彧虹应邀在第五届国际连续优化会议作半大会报告,还将作为首位华人在第24届国际数学规划大会(国际数学优化学会最大规模会议)作一小时大会报告。他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袁亚湘 戴彧虹)、陈省身数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首届萧树铁应用数学奖。现任亚太运筹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07-21
2022我所范熙来、刘亚锋等合作的论文获2022年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
5月27日,2022年IEEE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ASSP,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最佳论文奖评选揭晓,我所硕士一年级研究生范熙来和其导师刘亚锋副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刘亮博士合作的论文“Efficientlyand Globally Solving Joint Beamforming and Compression Problem in theCooperative Cellular Network via Lagrangian Duality”荣获本届会议的最佳学生论文奖。该论文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联合波束成形和量化问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技术的优化算法。设计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求得考虑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IEEE ICASSP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学科最全面的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方面的顶级会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作为IEEE的旗舰会议,ICASSP已经有46年的历史。本届ICASSP接收了包括音频和声学信号处理,图像、视频和多维信号处理,物联网和通信信号处理等多个方向的1700多篇论文,并从中选取了2篇最佳论文奖和6篇最佳学生论文奖。05-29
2022科改为青年释放更多红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刘歆今年39岁,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2018年到2021年,他和合作者提出了Stiefel流形优化的首个高效且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并行算法,并发展相关理论和软件,解决了该领域的瓶颈问题,相关内容在材料计算、机器学习、统计大数据分析中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他认为,取得这样的成果与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完善有关。 他2004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到该院读研,“读研期间我只发了一篇文章。”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按照当时普遍存在的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要是在别的地方可能都毕不了业”。 刘歆很庆幸,自己所在单位早年就探索了比较“开明”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方式,使他能够潜心钻研。 读研时,刘歆没有被要求一定要发几篇几区的论文,他说:“我的导师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我们厚积薄发。”入职以后,考核也没有增加刘歆工作上的压力。据他介绍,在中科院数学院一级学科就有4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千差万别,但单位的评价标准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管理科学的科研人员都“照顾到了”,“不用担心发表的文章少会被警告”;没有要求每个人在每个职称段必须拿多少经费;国家级“帽子”在评职称时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谈到考核周期,他顿了顿说:“我忘了是4年还是5年,因为周期很长。” 近些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刘歆看到包括“不唯论文”等“破四唯”的做法正在被主流学术界接受,他感叹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那么,“刘歆们”到底如何被评价呢? 他举例说,单位的考核方式是答辩,考官是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被考核人介绍自己近年来最得意的工作,重点侧重于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包括重要的引用评价,或是解决了哪些多年以来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如果是偏向应用科学的工作,可以介绍如何解决了国家核心战略问题,获得了何种应用效益。 刘歆介绍,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如果是晋职评审会,还会邀请一些国际知名专家参与。 如此“立体”而“灵活”,刘歆认为采取这种评价方式的底气,是周围的科研人员普遍很优秀。尽管没有硬性指标,不看重文章数量,但同事们的水平都在标准之上。他认为,这恰恰说明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创新。 此外,减负松绑的政策也让他感到了科改“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比如“以前我们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时要做非常详细的预算表,耗费了很多时间,其中有些项目,比如‘能源动力费’‘试剂、药品费’常常让数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现在推广“包干制”,他感到经费的申请与使用情况明显改善。 他的另一个突出感受是,国家层面对数学科学的重视,使得数学领域的重量级科研平台得以建立:2020-2021年间,首批13个国家级的应用数学中心在各地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天元基金设立了5个区域天元数学中心,支持筹建昆明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并为后期运行提供支撑。各地的数学科研工作者有了更好的科研环境。 在感受改革红利的同时,他也认为科技体制改革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刘歆非常认同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袁亚湘院士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期待建立科研人才“特区”,让更多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潜心钻研;期待青年科技人才“重引用、轻用好”的现象有所改观。04-20
2022戴彧虹研究员担任亚太运筹学会联合会(APORS)主席
近日,亚太运筹学会联合会(APORS)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理事会,通过选举决定由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戴彧虹研究员担任新一届APORS主席(任期2022-2024),由尼泊尔运筹学会理事长Govinda Tamang出任秘书长。会议同时推荐上届APORS主席、菲律宾运筹学会的Francis Miranda作为APORS的代表担任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IFORS)副主席。理事会还决定由中国运筹学会2024年在海南三亚承办APORS2024国际会议。 APORS是IFORS的区域性国际学术组织,成立于1985年。APORS目前有12个成员国(地区)学会,包括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印度、伊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新西兰、菲律宾和新加坡。APORS每三年举办一届国际学术大会。 戴彧虹主席上任伊始,就积极推动APORS成员学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出举办APORS青年论坛(APORS Youth Forums)系列活动,得到各成员学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首届APORS青年论坛将于2022年4月26-27日通过Zoom会议及视频直播方式举办,欢迎大家积极参与。04-14
2022热烈祝贺陈志明院士当选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3月31日,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2022 年度会士评选结果揭晓,全球共评出26位新会士,以肯定他们在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陈志明院士当选。04-01
2022建设科技强国 必须真正重视基础研究
本文转自《中国政协报》(2022年03月22日 第3版)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就必须勇于探索、敢于突破、锐意进取,最关键的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之基,放眼全球,世界科技强国无一不是基础研究强国,我国要建成科技强国,要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就必须真正重视、稳定支持、有效推进基础研究工作,切实提升基础研究的地位。 重视基础研究,要“正其名”。当前,亟须对基础研究的内涵作清晰界定,使其“名实相符”。根据国际通行的定义,基础研究不以“实际应用”为指挥棒,而是追求新知识、构建新体系、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揭示新规律。长期以来,我国通常将实际应用科技领域或有应用背景的科技领域中提炼出来的基础性问题称为基础研究,而对当下看似“无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称为纯基础研究。因此,许多部门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所重视的是“应用基础研究”而不是“纯基础研究”。作为发展中国家,强调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完全正确的,但看似“无用”的纯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它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与方法。把应用基础研究等同于基础研究的观点与做法使纯基础研究居于边缘,被长期忽视甚至遗忘,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科学研究的长足进步,更影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与健康发展。 重视基础研究,要“给其养”。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研究主要是由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所驱动,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通常需要科学家坚持数年乃至数十年专注某一课题才能获得。由于这一特点,基础研究特别需要科学家具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大多不能马上得到应用,我国除了华为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企业之外,很少有企业热衷于资助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还只能主要依靠公共财政。为了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能真正安心、潜心、痴迷于其所研究的课题,有必要给予他们长期稳定的支持。 重视基础研究,要“宽其境”。基础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不少是出自奇思妙想,而不是靠布置任务、设定目标所得到的。基础研究依靠的是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需要有勇气异想天开、大胆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应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基础研究需要的是良好的环境、肥沃的土壤、浓郁的学术氛围。所以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在思想上和学术上应该有充分的自由。基础研究的评价考核也应该和应用性研究和技术研究不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青年科研人员中长期学术积累的体制机制,尤其要制定符合基础研究学科特点的评价考核制度,使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不必整日忙于立项、评估、总结、汇报,忙于说服领导和评委;使他们不必夜以继日地追评奖、争“帽子”,谋名誉,以此提升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必在科研没开始前,就要为几年后烦琐复杂的交账报销流程而烦躁操心。可以说,什么时候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满意了,中国就有望成为基础研究的世界强国了。 重视基础研究,要“育其才”。创新型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力量源泉。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人才,没有优秀人才,一切都是空谈。当前,一些科研单位在引进人才方面下足功夫,但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缺乏诚意与作为。培养与使用是人才问题的根本,用人单位关键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人才。首先,培养人才必须依靠现有人才,一个单位只有极大发挥了现有人才的聪明才智,使其有英雄用武之地,才能吸引更多外来人才良禽择木、凤凰来仪。其次,用好现有人才,要立足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 重视基础研究,要“殊其制”。长期以来,相关部门以工程、技术等应用研究领域的立项模式、管理模式、考核模式为标准进行基础研究经费的拨款与管理考核,比如组建国家实验室、设立重大专项、重大项目等。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基础研究,例如数学、理论物理等领域,往往不适合建立大型团队,不宜写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不适合组建国家实验室。因此,应针对基础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拨发经费、日常管理、评判考核等方面形成与应用型学科不一样的支持模式。要以求实精神总结基础研究出成果的规律,使科学家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中释放想象、绽放激情、捕捉灵感、勇于创新、采撷硕果。03-22
20222021年优化与应用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优化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优化与应用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根据防疫要求,本次会议在线举行。会议由优化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戴彧虹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袁亚湘院士、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周爱辉研究员、重庆国家应用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郭田德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小君教授和孙德锋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吴智君教授、阿里巴巴达摩院印卧涛教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戚厚铎教授、天津大学黄正海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童小娇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线上参加了此次研讨会。02-22
2022热烈祝贺我所张晨松获2021年CSIAM首届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
2021年6月12日,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的应用数学落地成果发布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张晨松及其合作者的“多组.12-09
2021史斌: 我的科研之路
我出生于青岛,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全国重视教育的热潮下,随波逐流地进了大学,又懵懵懂懂地读了研究生。进入复旦后,我师从袁小平老师。在第一学期,袁老师就推荐我读丁同仁先生的专著《Approaches to the Qualitative 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Equations:Dynamical Systems and NonlinearOscillations》中的第六章,并在学期末,给我制定了下学期的学习计划12-0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