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Sunday Sign in CN

Activities
A study of a multi-scale model of energy minimum in turbulent systems
Home - Activities
Reporter:
Limin Wang, Professor,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viter:
Weiying Zheng Professor, Xianmin Xu Associate Professor, Wei Gong Associate Professor
Subject:
A study of a multi-scale model of energy minimum in turbulent systems
Time and place:
10:30-11:30 November 7(Monday), Z311
Abstract:
湍流是世纪性的物理难题,在工程中拥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也是检验先进理论和方法的试金石。新兴的介科学,由气固流态化中能量最小多尺度(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EMMS)模型发展而来,基于各控制因素在竞争中协调的观点,致力于分析复杂系统中的介尺度现象。基于介科学框架,介绍了湍流中介尺度行为的共性原理和最新的介尺度观点,包括粘性机制和惯性机制的竞争中协调、湍流稳定性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EMMS原理的湍流模型并实现其与计算流体力学的耦合计算,贡献于层湍转捩预测和全球气候模型的改进。EMMS湍流模型复现了流动过程中介区域内各控制机制间的竞争中协调,为介科学理论作为复杂系统的普适理论提供依据。最后聚焦讨如何求解一类考虑介尺度结构的偏微分方程(譬如湍流双流体模型中多相流混相模型中的方程)。 

个人简介:王利民,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介科学部主任。2008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 博士后,回国历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研、副研、项研和正研,2012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7年被选为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委会秘书长,荣获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拔尖青年科学家”、“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十佳员工”、“过程优青”等多项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多相湍流系统介尺度理论与方法研究,致力于介科学原理探索工程湍流模型、发展格子Boltzmann框架下气固流动快速模拟技术,包括湍流模拟、介科学、计算流体力学、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现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粉体技术》期刊编委会成员;迄今在AIChE J.,Chem. Eng. Sci.,J. Comput. Phy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Springer专著3部。先后主持项目17项,其中,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重点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中科院前沿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3项、973项目课题1项、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项、通用电气(GE)、联合利华(Unilever)、道达尔(Total)、宝钢(Baosteel)合作项目等7项。